
近日,在郑州市骨科医院陇海路院区微创骨科主任吕志强的诊室里大御优配,19 岁的小王扶着腰疼得额头直冒冷汗。
原来小王是一名篮球爱好者,平常最爱的体育运动就是打篮球。
上周,他在球场上一个急转身接传球,腰部突然传来一阵刺痛,小王本以为只是普通肌肉拉伤,休息两天就会好。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休息几天后疼痛越来越严重连,弯腰系鞋带、坐下起身都变得困难,甚至夜里还会被疼醒。
“您快帮我看看,虽然我年轻,但是这种疼我真是受不了啊……”

接诊的吕志强主任询问过小王的情况后做了详细的腰部活动检查,发现小王弯腰时疼痛加剧,转身时腰部像被“卡住”,按压腰椎两侧时感觉压痛明显,结合小王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吕志强判断小王并非腰椎间盘突出而是“腰椎小关节紊乱”。
“很多人一腰疼就先想到腰椎间盘突出,但其实腰部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的疼痛,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病。”
吕志强的话,让小王恍然大悟。
其实,像小王这样误判腰痛原因、延误缓解时机的人不在少数,腰痛看似常见却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不仅会影响日常行动、运动还会打乱睡眠规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大小便失禁等严重问题。
下面这份“腰痛自查清单”,建议您收藏
先看疼痛特点分清四种常见腰痛:
腰椎小关节紊乱:急性扭伤后“卡壳痛”
这类腰痛和小王的情况类似,多由突然扭转、姿势不当引发,比如运动时急转、搬东西时猛转身。
典型表现:起病急大御优配,疼痛集中在腰部弯腰、转身、伸腰时,疼得更厉害。腰椎两侧有明确压痛点,腰部肌肉会紧绷像被“固定” 住一样,连捡东西、转身都困难。
缓解提示:这种情况多是腰椎小关节轻微错位导致,及时复位和休息后恢复较快,但若拖延可能引发慢性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连带着腿“串着痛”
这是最容易被误解的腰痛类型其实它的核心特点是“放射性疼痛”
典型表现:疼痛从下腰部开始像“过电” 一样向下串,可延伸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脚底板。久坐、久站、弯腰提重物后疼痛会加重,咳嗽、打喷嚏时也可能疼得更明显,但躺下休息后会缓解。严重时还会出现腿麻、走路不稳,极少数人会出现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失禁。这时建议您立刻前往医院就医。
骶髂关节疼痛:腰窝处“牵涉痛”
骶髂关节在臀部靠上、腰窝的位置这类疼痛容易被当成普通腰痛
典型表现:疼痛集中在腰窝周围会牵涉到臀部、下腰部、腹股沟。但不会超过膝盖。弯腰、上下楼梯、长时间站立后疼痛加剧,天冷、潮湿时也会诱发疼痛,部分人早上起床会感觉腰窝僵硬,活动半小时左右才会缓解。这一症状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更常见。
常见诱因:除了姿势不良、运动不当,孕妇因孕期激素变化、体重增加也容易出现骶髂关节疼痛。
腰背筋膜炎:腰背部“广泛酸痛”
如果你的腰痛范围广累了、冷了就加重可能是腰背筋膜炎
典型表现:整个腰背部都疼劳累后、寒冷天气里疼痛会加剧,用手摸腰背部肌肉会感觉紧绷像有条“硬绳”,早上起床时腰背部僵硬。活动一会儿后会,好转弯腰、转身时会因疼痛受限。
诱发原因:长期久坐、反复弯腰搬重物,腰背部曾受外伤未彻底恢复,或是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环境,都可能引发这种无菌性炎症。
像小王这样的急性腰痛很多时候和不良姿势有关。想要避免腰痛建议从改变以下5个日常姿势开始:
久坐时
腰背贴紧椅背膝盖,与腰同高,不要歪着坐、瘫在椅子上,应坐在椅子正中间,腰背挺直,让腰部贴合椅背,大腿与腰部保持90度,脚下可垫个小凳子,避免腰部悬空。
下蹲时
“高低脚” 发力,避免猛蹲,捡东西、系鞋带时不要直接弯腰猛蹲,可采用“高低式”,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腿全脚着地,小腿垂直地面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这样能减少腰部压力
站立时
腰部平直,骨盆微前倾,别含胸驼背、耷拉肩膀,站立时保持腰部平直,骨盆轻轻向前倾,肩膀向后打开,让脊柱处于自然生理曲度。
提重物时
双手分摊不单侧,用力买菜、提快递时不要只用一只手拎,应将重物分在两只手上,让腰椎受力均匀,避免单侧腰肌劳损。
搬重物时
先蹲下再起身,不弯腰硬扛,搬箱子、花盆时先蹲下,让身体贴近重物,双手抓住后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弯腰直接扛起来,防止腰椎拉伤或椎间盘突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位治疗和姿势调整,小王的腰痛基本消失,现在也重新回到了篮球场。
信钰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